索引号:111423LL00100/2025-46798 | |
发文字号:兴政办发〔2025〕16号 | 发文时间:2025-06-13 |
发文机关: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标题: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兴县2025年农村“厕所革命” 实施方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2025-06-13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兴县2025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兴县2025年“厕所革命”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千万工程”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巩固兴县“十四五”期间改厕成果,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按照《吕梁市2025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通知》(吕农办发〔2025〕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任务
(一)完成2023年未实施的改厕任务。2023年我县改厕未完成数量654座。
(二)完成2024年未实施的改厕任务。2024年我县改厕未完成数量134座。
(三)完成2025年改厕任务。2025年我县改厕任务100座改厕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要求,以6个精品示范村及36个提档升级村为重点,切实推进全县农村户改厕工作。
(四)巩固厕所摸排整改成效。对2021—2023年问题厕所摸排及“回头看”列入问题厕所长期整改,要巩固整改成效,确保不再产生重复问题厕所,全面消除问题厕所。
(五)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坚持监管同步,建立健全农村厕所改造与使用管护一体谋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的长效机制,鼓励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厕所粪污资源利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管护”原则,持续巩固提升农村改厕成效。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强化政府规划编制、标准
制定、政策扶持、项目推动、监管服务等作用,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充分尊重民意,鼓励农民群众自主改厕,真正使群众成为改厕“受益者”和“主导者”。
(二)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各乡镇要充分尊重农民居住现状和生活习惯,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坚持建一座,成一座,用一座。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改厕,规范施工,务求群众满意。
(三)示范带动、统筹推进。各乡镇要选择基础设施好、群众意愿强的村,在充分做好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快整村推进。各相关部门要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强化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四)整村推进、突出重点。鼓励整村推进,厕屋应建在室内或院内。在推进中要优先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乡村旅游重点村、乡镇所在地及国、省道干线沿线村。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编制改厕方案。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辖区内农村户用厕所的数量、布点、模式、使用等情况。深入排查改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了解农村厕所建设、群众需要、管理维护、使用满意度等情况,及时跟踪群众新需求。各乡镇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水平、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结合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规划,按照村庄类型,突出乡村优势特色,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结合,紧扣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明确年度户厕建设任务、资金安排、保障措施等。
(二)合理选择改厕模式。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尊重群众意愿,选择推广简单适用、成本适中、技术成熟、通风良好、群众乐于接受的三格、双瓮式改厕模式、技术和产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有污水处理能力和供水保障的地方推广污水、垃圾一体化处理水冲厕所。推进退街进院,做好保温防冻,具备条件的地方要引导入室进屋。支持农户结合新建房屋自主改厕。
(三)严格户厕标准规范。要严格执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指南>和<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的通知》(农办社〔2020〕7号)和《山西省农村粪污集中处理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DB14/T2352-2021)标准要求改厕。卫生厕所达到有墙、有顶、有门,厕屋净高不低于2m,厕屋室内净面积≥1.2m2,地基夯实,浇筑10厘米厚、C20混凝土,化粪池上沿低于冻土层,一般应低于地坪50cm以下,贮粪池不渗、不漏,清渣口、出粪口密闭有盖,便于清掏,不得掩埋。安装内径不小于10cm的排气管且高于厕屋屋檐50cm,确保改造后的厕所达到无蝇蛆、基本无臭和如厕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
(四)强化全程质量管控。坚持质量实效第一,扎实做好今年农村改厕工作。一要严把产品质量关。为确保产品质量标准,改厕产品由乡镇人民政府集中采购,各乡镇要严格招标采购程序,落实改厕产品生产企业设备安装技术指导责任,加强后续维修维护服务,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现场培训乡村工匠,指导改厕工作。二要严把施工质量关。按照“先动员、再培训、后建设”的原则,要求乡镇负责组织改厕技术人员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确保群众在改厕过程中,每村都有技术明白人现场指导。未参加培训不得上岗施工,鼓励乡村工匠施工。强化改厕过程监督,建立乡镇政府主管,村委会、村民代表、改厕户参与的全方位监管制度。三要严把竣工验收关,严格验收程序,采取关口前移,乡镇政府、村委会、农户和施工方联合分阶段逐村逐厕验收。
(五)健全运行管护机制。坚持先建机制,然后再实施改厕,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行管护机制。统筹农村改厕建设与管护,明确各类厕所管护标准,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形成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维机制。同步规划建设改厕后续管护网点,乡镇设立环卫站。每村至少设置2名村级公益性岗位,为农户开展有偿服务。根据各乡镇农村公厕、户厕拥有量,每个乡镇环卫站配套一定的工作运营经费,用于厕所日常维护维修、粪污清运等,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利用。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集中开展粪污清理、维修维护等服务,降低粪污清运成本。将农村公厕、户厕纳入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范畴,确保各村公厕、户厕“专人管理、卫生干净”。
(六)持续开展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厕所,分类制定整改方案,分步骤推进整改,明确整改时间表,实行台账式销号管理。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厕所,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使用正常。引导农户用好改建的卫生厕所,提高厕所使用率,大力整治个别农户改厕后闲置、堆放杂物等更改用途问题。定期走访掌握使用情况,及时收集处理动态问题;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损耗,引导群众掌握维护方法,自行整改解决;对施工不规范、安装错误不达标而逐渐暴露出的问题,乡镇负责督促施工单位整改,明确整改时限,保证整改质量。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准备阶段(2025年6月30日前)
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方案制定、任务分解等前期准备工作,各乡镇负责提前筹划厕具采购。各相关单位和乡镇要通过融媒体、微信群、宣传标语、村喇叭、政策宣传栏等形式多途径、多渠道宣传农村健康卫生知识和农村“厕所革命”的重大意义,让改厕工作家喻户晓,让更多的群众自觉主动参与进来,营造改厕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按步骤做好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25年7月1日至11月15日前)
各乡镇要倡导以“以工代赈”模式建设,积极鼓励农户自建及投工投劳。农户不愿自建的可委托乡村工匠施工,探索建立由乡镇政府主管,第三方监理,村民代表、改厕户监督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前期准备完成后要对照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工程质量,细化责任、倒排工期、统筹安排,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乡镇要关口前移,采取地下部分、厕具安装、厕屋建设分阶段验收办法,坚持“谁验收、谁负责”,做到竣工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按照农村改厕“一户一档”要求,建立乡村改厕档案,做好相关影像资料的收集留存工作。户厕改造完工后,由乡镇统一组织人员自行验收(逐户全覆盖),农业农村局随机抽验。
第三阶段:资金拨付与监督检查(2025年11月16日至12月底)
一是各乡镇改厕任务完成,经验收合格后,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补助资金,农业局负责与县财政局协调资金及时到位。资金到乡镇后,农户自建的将补助资金通过财政“一卡通”账号补助到户,由农户委托乡村工匠施工的经乡(镇)、村确认,将资金补助给乡村工匠。
二是县农业农村局随机进行抽查检查,重点查看改厕模式是否符合实际、改厕质量是否达标、新厕是否投入使用、旧厕是否拆除、改厕补助资金是否到位、一户一档资料是否完善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到“厕所革命”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对改厕工作的宣传发动、方案制定、组织实施、竣工验收、运营管护等关键环节和全过程进行管理,细化工作责任,扎实有效推进。为了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成立县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专班:
组长:梁文壮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贺建强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成员:白永军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 伟 县财政局局长
王慧平 县住建局党组书记
袁晋云 县文旅局局长
白乃兵 县卫健局局长
闫建明 县爱卫中心主任
杨峰县 融媒体中心总编
牛永生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各乡镇乡镇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白永军兼任,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二)强化项目管理。各乡镇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要合理编制本地的农村厕所改造规划、户厕布局规划,制定年度项目实施计划。
(三)强化部门协作。农村改厕工作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乡镇负责实施,县直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主动抓好工作落实,把“厕所革命”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民俗文化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在规划、人员、资金等各方面统筹实施、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形成工作合力。
(四)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局要统筹整合资金,保障改厕资金投入,足额落实奖补资金,确保改厕任务如期完成。农村户厕改造补助标准:室内水冲式每户补助2000元,用于购买卫生厕具、上下水管道改造;三格式、双瓮式户厕每座补助5000元,用于厕具采购、厕屋建设等,不足部分由农户投工投料解决。各乡镇需坚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奖补结合、注重实效”原则,对改厕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审计等监管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情况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农村改厕资金安全规范使用、真正发挥效益。
(五)强化示范引领。按照“示范带动、典型引路、集中连片、整村推进”要求,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示范工程。每个乡镇要确定一个改厕示范村,做到县有示范乡镇、乡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发挥以点带面作用,提高农村改厕建厕水平。
(六)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把“厕所革命”当作改陋习、倡文明的重要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改厕对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及时跟踪报道“厕所革命”进展情况和经验做法。重点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改变如厕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七)加强督导检查。农村改厕是农村人居环境考核的重要内容,县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专班将采取多种方式对各乡镇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检查督导,形成上下联动、合力共建的工作机制,推动全县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附件:1.双瓮式厕所剖面示意图、厕屋立面图.wps
【图解】兴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兴县2025年农村“厕所革命” 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