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知识库

小编带您走进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组图)

 时间:2017-07-06 00:00       大    中    小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兴县蔡家崖村,于1962年建馆,馆址即原晋绥边区政府及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之一,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于2008年3月10日免费开放。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目前对外开放的原状陈列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贺龙、续范亭、牛荫冠、罗贵波等同志的路居、旧居、晋绥干部会议会址、毛主席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旧址、六柳亭等;新馆陈列有:采用声光电现代多媒体展示方式的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陈列。

  

 

 

 

  

 

 

 

  

 

 

 

  

 

 

 

  

 

 

 

  

 

 

 

  晋绥边区政府及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曾是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先生的宅院和花园,为一大一小两个院子的套院,建筑物主要是石拱窑洞、砖包大门、起脊瓦房、盖瓦歇厦等, 1940年2月,这里成立了晋西北行政公署,后改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 1941年8月,晋绥军区司令部暨120师师部移驻此院。1942年8月,在蔡家崖北坡村成立了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从此,蔡家崖成了当时晋绥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时人誉称“小延安”。晋绥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贺龙、关向应、林枫、续范亭、周士弟、李井泉、牛荫冠等同志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先后路居这里。著名的“晋绥干部会议”,就在这里的“晋绥军区礼堂”召开,当年毛主席发表了《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后被收入《毛选》第四卷),并亲笔题写了土地改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总政策,对全国新老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工作,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

  

 

 

 

  

 

 

 

  建于旧址西南侧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新馆,采用蜡像复原、幻影场景等声光电现代多媒体展示手段,于2011年11月21日开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展出有丰富的反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实物、文献、手稿等,有毛泽东的笔砚,贺龙的文件包,林枫的马鞑子,边区军民用过的兵器、工具、衣物、粮票等,不少图片实物弥足珍贵,为全国少有或独有,是记录晋绥边区这一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壮大的实物载体、历史见证,同时也记载了这段历史时期边区军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社会风尚的变迁。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出版物有《蔡家崖》、《晋绥边区人物春秋》、《晋绥风云人物》等,协助拍摄的有关晋绥题材的有电影《战斗年华》、《密战黑茶山》,电视剧《毛泽东过山西》,以及记录片《铁血春秋》等。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于2006年上划归吕梁市直管,免费开放后,年接待量达12万人次。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自创建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情厚爱。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视察。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作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开发前景看好,她将在祖国的文明与进步事业中,发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摄影:白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