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吕梁市政府 无障碍浏览 今天是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文化服务 > 群众文化活动

捧一粟精神食粮 以文化守望乡村——吕梁市2023年“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扫描

 时间:2023-12-26 11:03       大    中    小      来源: 黄河新闻网

3月10日,午时过后,在临县临泉镇东卯村,突然一阵阵嘈杂声从巷子里传来,“快点吧,要开始了。”“马上来,马上来!”,只见王大娘利索地拿起马扎出了院。“咚、铛、锵……陈州放粮回京转……”随着新版晋剧《明公断》的第一句戏词传来,王大娘赶忙跑到了戏园门口,只见黑压压的一片早已挤满了人,大爷大妈们摩肩接踵,戏台前板凳、马扎围了好多圈,外围处有站着的、踮着脚尖的、坐在三轮车上的,孩子们在周围嬉笑欢闹,好不热闹。

“党的政策好啊,在家门口还能看戏,那些年轻人唱得真好,跟头翻得一个比一个利索,戏服和台子上的布置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年近耄耋之年的任谈爱老人说,“我这人一辈子就一个爱好,那就是听戏,每当戏台子搭起来就意味着家里面要热闹起来了,临近的亲戚们有条件出行的都会来我家里聚会。”一提到看戏,资深戏迷任谈爱老人心里美滋滋的。“送戏下乡”惠民举措不仅带来了文气也带来了人气,更凝聚成老人家心口的暖气。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是省政府今年确定的民生实事之一。2023年,吕梁市“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全年演出任务为1045场, 演出完成1377场,完成率达131.77%。今年2月,市文旅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吕梁市落实山西省2023年“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实施方案》,对全市的“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进行了总体部署,并多次研究我市“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的落实工作,及时掌握各县(市、区)的资金下达情况和演出进展情况。

“我们今年从3月2日开始到10月12日结束,在临县、方山等地进行了64场演出,《打金枝》《明公断》《下河东》等经典剧目是老百姓比较爱看的。当然,演出时我们会发放《“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演出群众满意度调查表》来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形成有效反馈。”吕梁市青年晋剧院负责人冯建明告诉记者,他们每次演出包括服装、道具、舞美等人员有70余人,演出时长达3个多小时,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了“点单式”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和欣赏口味。

“以往就是传统的歌、舞、小品表演,现在随着老百姓欣赏水平、审美水平的提高,在这次‘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中,我们新增加了二胡、笛子、唢呐等民间乐器联奏和魔术、川剧变脸等多种表演形式,总共演出了20场,更好地充实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吕梁市歌舞剧院相关负责人李智武表示,“在这次演出过程中,我们还将刺绣元素融入舞蹈节目里,就是要宣传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接下来,我们会紧跟党的方针政策,把移风易俗、安全生产等内容融入创作表演中,在潜移默化中将正能量、好声音根植到老百姓心里,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天为背景,地作戏台。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我市在以晋剧演出为主的基础上,各县(市、区)突出地方特色,适当增加了道情、二人台、秧歌、碗碗腔、皮腔、皮影、木偶、歌舞、曲艺等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免费送戏下乡进村”的演出形式,也激励各承接院团创作出了一批接地气、冒热气、扬正气、有生气的小型文艺作品。同时组织精干的演出小分队,开展“文艺轻骑兵”惠民演出活动,以机动灵活和多样化的演出形式把文艺节目送到旅游景区和偏远的农村,扩大了惠民演出的覆盖范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群众看演出的热情越来越高,每次演出完都有观众问我们下次什么时候再来。”谈起这些年的送戏下乡,吕梁市青年晋剧院名誉院长梁桂星深有感触。梁桂星是国家一级演员,参加工作40多年来一直从事戏曲表演,先后扮演了《宝莲灯》中的三圣母、《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以及其他剧目中的王宝钏、秦香连等多个不同行当、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角色,曾获山西省戏剧“杏花表演奖”、中国戏曲“红梅大奖”、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四个一批”人才。她说:“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行‘免费送戏下乡’工程,我深深感觉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朋友的关心关怀。接下来我会继续完成好下乡进村惠民演出任务,给老百姓带来高质量的视听盛宴,同时加大力度培养年轻的戏曲人才,为吕梁戏剧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民间语言艺术,也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镌刻着时代的发展印记和变迁痕迹。“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把丰富精彩的戏曲表演搬进田间地头,捧一粟精神食粮,让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感受到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在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也让老百姓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以厚重的文化力量守望乡村、留住乡愁。(记者 刘丽霞 通讯员 刘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