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31 19:35
大
中
小
来源: 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兴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紧抓粮食生产、巩固衔接、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工作。
主要做法成效:
一是锚定目标,全力推动杂粮高质高效发展
我县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小杂粮”等特色产业,采取群众订单种植、订单收购、车间就业等方式,切实将农户“嵌入”到“小杂粮”产业发展链条上。围绕创建‘中国杂粮之乡’目标,同步构建餐饮文化和杂粮全产业链体系,持续抓好杂粮种业基地建设,努力建设全国知名小杂粮基地,强势打响‘兴县杂粮·中国好粮’公共品牌,不断提升兴县杂粮精深加工水平和产业附加值,助推群众持续增收。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45个,培育出“山花烂漫”“晋兴红”“晋绥黄河湾”“晋绥红土地”“吕粮英雄”“清泉”“卧牛岭”等杂粮产品品牌。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建全国杂粮生产、供应、培训实训、试验示范和种子基地10000亩。培育出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2户企业上市“晋兴板”,1户正在筹备挂牌上市,研制出了杂粮代餐粉、小米油、小米锅巴、杂粮方便面、杂粮预制粥等功能食品,亚麻籽油、功能食醋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谷子、高粱、豇豆、大豆等杂粮的加工转化率达到50%。8月15日,2024年全国杂粮产业发展交流会暨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委会会员大会在兴县隆重召开。9月20日,我县成功举办2024中国(山西)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第九届中国山西面食文化节。10月18日组织参加了第六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暨第四届全国脱贫地区优质特色粮油产品展“兴县杂粮、中国好粮”再次凭借优秀的品质和响亮的品牌登上展会的舞台。
二是多措并举,全面抓好防返贫监测帮扶
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把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作为头等大事,盯住不放。并在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下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列为“听民意办实事”工作重点,优化自上而下排查和自下而上申报机制,实行“一月一排查”,常态化全面排查核实“三类对象”,按“一户一策”开展帮扶。对全县15个乡镇的244个行政村和15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开展了全方位、全覆盖易返贫人口排查工作,坚决守牢防止脱贫人口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严格落实风险消除稳定6个月、特殊人群风险消除暂缓退出的相关规定,特别是针对识别两年以上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逐户排查核实,优化帮扶措施,提升帮扶成效,对长期纳入且具备风险消除条件的监测对象要按照程序及时消除风险,共风险消除202户542人。我县返贫风险消除的监测户“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稳定实现。
三是真抓实干,大力提升人居环境
为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我县聚焦农村户厕改造、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难点,按照《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做好2024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兴县实际,全区域、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建立健全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乡镇、村具体负责实施的工作推进机制。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一线总指挥”,真抓实干做好村庄清洁行动部署动员、督促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村支两委、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通过村里微信群、大喇叭、宣传标语等,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让农民成为清洁村庄的主角,确保各项整治工作落地见效,大力提升我县城乡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