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吕梁市政府 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省政府要闻

产业兴旺农民富 乡村和美气象新 ——看“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的乡村振兴新实践

 时间:2025-10-20 11:07       大    中    小      来源: 山西经济日报

村民们参与修建的水泥路蜿蜒地通往和顺县松烟镇“云端之上”森林康养基地(资料图片)。

秋阳淌过太行山的山脊,给和顺县松烟镇“云端之上”森林康养基地的木栈道镀了一层暖光。暖窑村石匠骞海彦正蹲在民宿院落里打磨石阶,錾子敲在青石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袖口沾着灰,脸上却堆着笑:“以前得背着铺盖去左权、榆社垒河坝,现在守在家门口,每天能挣260元,老婆孩子都能照顾,哪还舍得出去?”

和骞海彦一样在“家门口”就业的,还有南天池村及周边青家寨、雷庄、暖窑等6个村的163户村民。自2022年“云端之上”森林康养基地落地以来,平均每户年增收达3.6万元。这幅“家门口就业稳增收”的图景,正是“万企兴万村”行动在和顺落地见效的生动瞬间。

金秋十月,“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晋中、太原、吕梁、阳泉)片区交流推进会在和顺举行。作为继晋北、晋南片区之后的第三场片区现场会,不仅是对过往成效的检阅,更是在省工商联引领下,晋中等4市以机制创新破题、以产业造血赋能、以协同共赢拓路的生动实践。三晋大地上,民企与乡村的手越握越紧,共同绘就了“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和美”的新画卷。

机制筑基:省工商联搭台,织就村企振兴网

来看一组数据:截至目前,吕梁市276户民营企业踊跃投身行动,结对帮扶1037个村,实施项目354个,成功打造市级典型项目35个、省级14个,累计投入资金达49.9亿元。吕梁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永平说:“我们要继续引导民间资本下乡,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自2021年“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4年将行动写入省委一号文件,2024年更纳入《山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从政策层面为行动定方向、强保障。我省从省级层面成立“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整合工商联、农业农村、金融、光彩会等10余个部门资源,通过召开推进会议、开展金融赋能、组织政企对接、选树优秀案例等举措,构建起“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格局。

在省工商联具体组织引领下,晋中等4市的机制创新更接地气。晋中市工商联出台《开展“万企兴万村”晋中行动的实施方案》,推出“回报家乡专项行动”,引导煤焦、建筑等龙头企业发挥资金技术优势,推动乡村产业从“单一生产”向“种养加销”一体化升级;太原市工商联推行“定点定人定责”机制,27名领导干部对口服务107家民企,开展政策宣讲20余场;和顺县工商联创新“村企党支部共建”模式,17家工商联常委企业党支部与17个行政村党支部结对,引导28家民企与47个行政村签订合作协议,正是这一机制,让山西云端之上森林康养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与南天池村顺利“牵手”。

山西云端之上森林康养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涛说:“此次会议对我来说是‘取经会’,更是‘加油会’。听着各地企业家分享村企联动的实招,我才真正明白民企的社会责任,不只是捐钱捐物,而是要帮乡村扎下‘造血’的根。”

金融活水的注入,让机制的“齿轮”转得更顺畅。省工商联协调农发行山西分行、农行山西分行、中行山西分行、邮储银行山西分行等金融机构,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兴村贷”“农企贷”等专属产品。截至今年10月,仅晋中市就为1081户参与乡村振兴的民企授信139.3亿元,为26073户农户贷款47.5亿元。

产业造血:民企深耕细作,激活乡村经济“新引擎”

“云端之上”森林康养基地的热闹景象,只是晋中等4市民企产业兴村的一个缩影。

走进平遥县横坡古村,青石板路蜿蜒穿过修缮一新的明清院落,游客们在窑洞民宿里品尝着本地山楂汁;远处的经济林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核桃。“平遥煤化集团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采访中,村民们纷纷说道。

山西省平遥煤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段和永介绍:“我们与横坡村合作建立了横坡古村农林生态产业园,创新推出‘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组建农业合作社,实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双重增效,目前已带动横坡村村民人均年增收1.6万元。”

阳曲县大盂镇棘针沟村的喜跃发生态田园综合体,是民企跨界兴村的典范。作为一家以道路建设为主业的民企,山西喜跃发道路建设养护集团有限公司跨界投入4.65亿元,在该村平整荒滩800亩,种植苗木15万株,建成56栋高标准智能温室大棚,打造这一生态田园综合体。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农业+科普+文旅’融合,这里不仅年产无公害蔬菜60万公斤,还开发星空露营、公路科技研学等项目。2024年,项目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45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4万元。”

从晋中市的平遥国青禽业股份有限公司带动55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4000元的“种鸡—孵化—屠宰—熟食加工”全产业链,到阳泉市的山西益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6600亩土地解决3800余人就业的“富硒中药茶+文旅”融合业态,再到吕梁市山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的粽子产业园,越来越多的民企正以多元化产业形态,让乡村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协同赋能:民企架桥+消费助农,画好振兴“同心圆”

在交流推进会上,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聚义实业集团、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民企现场与清徐县小北村、灵石县两渡镇崔家沟村等10个结对村签订采购协议,订单总额达5000万元。

商会的“桥梁”作用,让乡村产品“走得更远”。阳泉市电子商务商会创新“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不仅帮郊山村的苹果设计“礼盒装”,还在抖音、快手开设直播间,让原本每斤2元的苹果卖到5元,2024年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近3000元。阳泉市电子商务商会秘书长梁胜涛说:“我们已帮助阳泉市12个村的特色农产品打通线上销路,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

科技赋能让乡村产业更有“含金量”。在中阳县暖泉镇,乐村淘网络科技公司的木耳5G智慧系统正在运转——大数据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个大棚的温度、湿度以及木耳的生长周期,系统还能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销量,指导农户调整种植计划。

消费帮扶让乡村产品“不愁卖”。晋中市工商联每年组织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金秋行动”,累计实现直接采购农产品金额2959万元,销售金额5819万元……

正如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剑英在推进会上所说:“‘万企兴万村’行动功在当下、利在千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实践证明,民营企业已成为乡村振兴中一支重要力量,‘万企兴万村’行动已成为民营企业的一个响亮品牌。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郝薇)